
李明保 男 漢族 生于1955年3月 山西省離石縣人 中共黨員(1975年5月27日入黨)研究生學歷(經濟管理專業) 現任世界教科文衛組織藝術委員會執行委員(首席藝術家)、聯合國國際文化藝術家聯合總會理事、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榮譽院士及客座教授(《世界文藝名家大辭典》特邀編委,中國大陸地區僅限49名)、世界華人作家藝術家協會終身制會員(文藝創作專業一級作家)、世界華人美術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學會常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名譽顧問、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協會第三屆副主席(國家一級藝術家)、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家交流協會主席團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國際孔子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藝術工作者協會終身名譽會長、中國文化藝術協會終身名譽會長、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詩書畫聯盟網終身名譽主席、中國網教中心藝術部總顧問(青少年藝術啟蒙教育家)、中國八一畫院名譽院長、中國民族文藝家聯合會終身名譽主席、宋莊國際書畫院終身院長、北京書美影畫院終身名譽院長、李明保藝術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文化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亞聯合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高級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終身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未來研究會未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特約研究員、新世紀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1996年3月入會)、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會員。
1970年12月~1976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56082 部隊服役;1976年10月~1984年8月:中共四川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工作;1984年9月~1986年9月:四川大學中文系(漢語語言文學專業)專修班畢業;1997年8月~1999年12月: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函授本科(經濟管理專業)畢業;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2000級黨員領導干部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畢業;1976年~至今:先后在中共四川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四川省國家保密局)工作,歷任干事、副主任干事、主任干事、副處級調研員、副處長、正處級調研員。
1989年度、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1995年度、1996年度、2006年度、2008年度先后榮獲中共四川省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四川省國家保密局)頒發的“先進工作者”、“優秀干部”、“優秀等次公務員”獎狀;1996年、1998年度先后榮獲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直屬機關黨委頒發的“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證書;2007年、2009年分別榮獲中共四川省委保密辦公室機關黨委頒發的“2007年度優秀黨員”、“2009年度優秀黨員”、“2011年度優秀黨員”證書;1999年12月榮獲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函授學院頒發的“1997級本科班優秀學員”證書;2011年度榮獲四川年鑒社頒發的“2011年度四川年鑒工作先進個人”證書。
本人業績被國內外320家編委會收錄編纂。本人從2005年以來,曾榮獲或被授予“共和國改革英模榮譽金獎”、“國際炎黃文化貢獻大獎·金獎”、“2005年度中華百業新聞人物”、“2005年度中國百名行業風云人物”、“2005年愛國功臣”、“共和國建設功勛人物”、“2005年度中華百名管理創新杰出人物”、“中國行政管理功勛之星”、“時代先鋒·中國共產黨英模”、“炎黃藝術家(金獎)”、“2006年度世界百名行業創新杰出人才金獎”、“2006年度世界百名行業創新杰出人才金獎”、“首屆中國文藝杰出成就獎”(書畫藝術金獎)、“中國文藝終身成就藝術家”榮譽稱號、“全國十佳優秀文化工作者”、“中華百名管理創新杰出人物”、“新世紀百名創新人物”、“中國百名行業十佳風云人物”、“共和國十大杰出創新英模” “國際華人文藝泰斗”(國際華人書畫研究會、中國杰出文藝家研究會、中國國際書畫藝術家聯合會、世界華人文藝家聯合會、中國傳統藝術協會聯合授予。本人業績入編大型國家文化藝術系列叢書《國際杰出華人藝術家》);“中國學院派藝術家”(中國藝術院、中國國學學會聯合授予全國30位藝術家榮譽稱號,其本個人績和藝術成就將刊登在國家級刊物《中國學院派藝術家》中)等186項特別殊榮。
本人曾長期從事內部刊物的編審工作,僅從1970年以來,先后在國家、省、市級報刊、雜志、畫報、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宣傳媒體上,出版、發表、報道各類書刊、論文、通訊、消息、散文等共300多篇,并受聘為世界人物出版社特約顧問編委、華夏名人風采系列叢書編委會特約編委、中國國學院國學專家叢書特邀榮譽編委、《四川日報》、《四川法制報》、《四川法人報》、四川電視臺、四川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的特邀記者或通訊員。
李明保作品賞析:
李明保是位多才、多產的文化名人,他不僅著作等身,在攝像方面亦成績斐然,社會學的寬闊視野,是李明;趥人經歷的自然流露。他不僅把相機對準風景人物,也重視攝像環境之呈現。我們在他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位藏族老人手持轉經筒的神態,展示出一幅人文和諧的慈祥、樸實、安寧、微笑、祈福的民族風情動人場景;一位宛如仙女般的出水芙蓉少女,怡然坐于湖邊采蓮觀景,透視出美麗、青春、陽光、活力的清新氣息。這些場景都意欲將景色還原為“人”。李明保重申了攝影師人本主義的職業基準,即為攝影正名,藝術家才有可能在攝影中沉浸于個人的自由世界之中。

(攝影作品:吉祥如意)

(攝影作品:清水出水芙蓉)
桑塔格曾言:攝影改變并擴展了我們對于什么值得一看,以及我們有權注意什么的觀念。李明保所拍攝的相片,常常讓我們驚異地看到平日絕少留意的細微末節,他的構思具有肉眼所不能察覺的洞悉力。他重視、迷戀帶有藝術家觸摸和使用痕跡的物品,并始終讓所攝之物與人發生關聯。李明保對攝像藝術的展示,也絕非掃描儀般的平庸再現,而總是在思索人與物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小見大,以弱見強,以虛見實,由近及遠,由點及面,由內及外等藝術手法,用以詮釋極賦哲理性的人生真諦和意境。既具有美術價值,又具有史料價值,是一些不可多得、不可取代、不可復制的藝術收藏珍品。

(攝影作品:出水芙蓉)

(攝影作品:雄偉壯觀)
選取地標性建筑作為拍攝對象,是旅游風光攝影常見現象。正因為常見,因而難以拍出新意。李明保的攝影不僅飽含著一種靜穆而沉思的人文氣息,而且也相當講究布局的排版,它的照片是一種關于情節的追問。相片中的人與物,均帶有一種時間性,物不僅是作為形貌被記錄,更是作為存在物被他納入意義生產系統。
李明保記錄人物或是山川景致并非以直白的自然變化來標示,如陰晴雪雨、元亨利貞季節更替,而是以物的損耗來暗示。他的作品是關于含義的不斷允諾。李明保對人物手、臉、腳等部位的特寫,不僅為暗示職業特性,更是為清晰地表達對時光流逝的緬懷,并宣告他的每一張作品都是不可重拍的、不可取代的,而這就是攝影的質量。李明保作品的特別之處,在于他的畫面始終具有一種孤獨感,即使是表現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感覺也是日暮西山。過早地洞徹了人性,之后必隨閱歷感悟進而升華,其對風景人物的后續作品更當有所期待。

(攝影作品:長城壯觀)

(攝影作品:輕舟已過萬重山)

(攝影作品:日出江山虹似火)
李明保作品的精神內涵和記憶價值,猶如旭日東升的彩虹,在他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已經鑄就。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攝影家的情緒和執意,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散發,并融入相片。所有事后的辭令修飾都只是謠言和傳說,賢者仍將澄懷味像。

2015年5月12日,在世界文化遺產儒學圣地——山東曲阜孔孟之鄉孔府萬仞宮墻門前,李明保藝術研究會以老師名字命名正式掛牌成立,但是他并沒有絲毫驕傲。李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在藝術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勤耕廣博,勇于攀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成就,榮獲了無數國際、國內大獎、金獎,其德才藝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堪稱一代攝影奇才。有了這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精神,則可想今后之攝影界,必是李明保老師之天下!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楊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