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商報營商環境研究中心主辦、城市建設雜志社協辦的首屆“打造誠信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9月8日在北京召開。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應松年、國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胡建淼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憲法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錫鋅教授,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央組織部全國領導干部競爭上崗考試特聘專家組成員馬慶鈺教授,以及國務院參事室新聞顧問趙德潤,原國務院新聞辦秘書局局長王新明,原中宣部政策研究院研究員魏光朗等專家學者、業內人士受邀參會。中國人民大學訴訟案例研究中心研究員、法學博士后姚樹舉主持研討會。

“打造誠信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專題內容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主題發言和廣泛深入探討。
研討中,與會專家學者針對近年來一些地方普遍存在的新官不理舊賬、營商環境逐年惡化等現象,結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8月31日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就如何打造誠信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會議圍繞內蒙古義龍熱力公司等民營企業代表在投資興業過程中遇到的生存發展困擾案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為企業發展解疑釋惑。
據了解,2011年,為改善當地熱力不足的狀況,內蒙古新左旗政府以配置1億噸煤資源為優惠條件,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吸引義龍熱力公司入駐。義龍熱力公司當年即投入1.78億元建廠鋪設管網,并實現當年供熱。為此,呼倫貝爾電視臺還以《義龍熱力暖草原》為題,對義龍熱力公司供熱項目進行了報道。然而,隨著2013年新左旗政府的人事變更,情況開始急轉直下。新任領導拒不履行旗政府與義龍熱力公司簽訂的有關協議,擅自將應該由供熱企業施工的三級管網工程外包。義龍熱力公司多次與旗政府交涉無果。2014年10月2日,旗政府又組織警力,強行將個別領導外包建設的二三級管網接到由義龍熱力公司投資建設的主管網上,造成小馬拉大車,供熱質量下降,引起居民強烈不滿。2014年底,央視新聞曝光了新左旗“供暖不足,幾千戶居民寒冷中過冬”的新聞。
央視曝光之后,新左旗政府自2014年起,每年以企業應急供暖借款名義,支付給義龍熱力公司4000萬至6000萬不等的費用。這些費用,主要用于旗政府各機關事業單位的冬季取暖費,旗政府對供暖企業的煤電補貼費,以及償還旗政府原欠義龍公司的工程款等費用。而被用在支付政府出動警力強接的供熱面積,僅占很小一部分。為此,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二巡視組2015年在對新左旗進行巡視時,向旗委、旗政府提出了整改要求。巡視過去兩年有余,新左旗委、旗政府公開承諾的所有整改措施至今仍未落實到位。更不可思議的是,新左旗政府管理部門為了隨時掌控企業,把持企業的自主經營權,時至今日不給企業辦理熱力公司備案手續,每年的供熱季,義龍熱力公司都是依照旗住建局開具的“運行指令”進行運營。針對企業供暖的虧損,政府應該為企業補貼多少,該怎樣納稅和核算?旗政府管理部門至今都沒有正式文件,使企業的財務工作無法正常運轉(相關報道詳見中國商報2018月8月25日《內蒙古新巴爾虎左旗:被供暖困擾多年的故事》)。
針對這一案例,與會專家學者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專家發言摘登:
胡建淼:今年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特別強調要加強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依法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維護權益。在現代社會中,政府誠信是社會誠信體系的核心,沒有政府的誠信就沒有社會的誠信。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須確立陽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高效政府的新理念,樹立誠信政府的新形象,為企業家創新創業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在這里召開今天這樣的研討會可以說非常必要。這是從宏觀角度說。
就義龍熱力公司與新左旗之間的供熱糾紛這一個案而言,因為當初義龍熱力與新左旗政府雙方簽有合同,結果政府不履行合同,擅自同意第三方強制性入網,導致企業取暖費用收不上來,這一情況如果屬實的話,那么政府的行為肯定是違法的。因為接入熱力管網不僅有技術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有合同上的約定。如果雙方已有合約在先,那么強制入網肯定是不允許的。
王錫鋅:我首先非常同意胡老師剛才講的,這次研討會在加強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重要意義。對于義龍熱力公司這一個案來說,其中比較明顯的是存在違法行政和濫用職權的問題。違法行政主要體現在一是旗政府違反雙方協議,擅自同意第三方企業承接后續供熱工程,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合同法》,同時也與政府誠實守信公法上的義務背道而馳。二是旗政府強接私接熱力管網,導致企業無法與被供熱用戶簽訂收費協議,取暖費多年收不上來,這是對企業經營自主權和財產權的侵害。濫用職權則體現在旗政府動用警力強行接管供熱設備,這是涉及到違法行政、濫用警力、濫用職權,甚至是濫用公權利益的行為。這種違法行政、濫用權力的行為,對涉事企業的人身權、經營權、財產權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侵害。這種做法,對于區域內的法制環境、營商環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極大地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馬慶鈺:在義龍熱力公司與新左旗政府的供熱糾紛中,我認為旗政府在其中應負主要責任,供熱企業負次要責任。因為事情的起因是政府合同違約問題,如當初承諾配置一億噸煤田,最后卻沒落實到位。這些違約行為導致企業經營難以維持、供熱服務受到影響等一連串后果。這一事件的實質是政府誠信問題。2016年國務院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中,特別強調各級人民政府在債務融資、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市場交易領域應誠實守信,嚴格履行各項約定義務。并指出將建立政務領域失信記錄和實施失信懲戒措施作為推進政務誠信建設的主要方面,將危害群眾利益、損害市場公平交易等政務失信行為作為治理重點,不斷提升各級人民政府誠信行政水平。另外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強調,政府要帶頭講誠信,決不能隨意改變約定,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而在義龍熱力公司這一個案中,地方政府顯然違背了這一原則。
應松年:剛才各位教授已經說了很多了,我就簡單地補充一點。在這一事件中,很明顯是地方政府不講誠信的問題。對已經簽訂的協議,不僅不很好地履行,而且有意識地脫離,不放在心上,甚至動用警力強接管網,F在很少聽到還有這樣干事的。這首先是違反了誠信原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第一條原則就是誠信,如果政府不講誠信,就會極大地損害當地的營商環境。從現在的情況看,雖然政府不講信譽,做了很多對企業不利的事情,但企業還不準備撤離,還希望在當地服務下去。所以我建議雙方還是應通過進一步協商的辦法,地方政府首先要做出反省,反思自身在誠信政府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雙方通過協商,找到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便讓企業為當地居民更好地提供供暖服務。
趙德潤:我認為幾位法律專家的分析是很客觀的,F在黨中央、國務院都在反復強調建設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實際上說的就是誠信的問題。春秋時《左傳》就講:信,國之本也,民之所必也。信是國家的根本,是寶,老百姓就靠這個活著,這是老百姓的依靠?追蜃右舱f民無信不立。我們看一些文章的引用都說老百姓要無信不立,其實它的原始含義不是這樣的,原始的含義孔夫子講的就是政府誠信?追蜃拥牡茏幼迂晢栒,問怎么治理國家,孔夫子講了兵,實,還有信。子貢就問他三個要去掉一個先去哪一個?孔子說去兵,再去一個去哪一個?去實,留信,把當權者信用看得非常重要。在我們基層有太多說了不算數、新官不理舊賬的案例。很多的問題本來都可以在基層解決,但是因為地方政府不作為,或者是亂作為,導致一些群眾跑到北京上訪。所以我認為政府首先應該做誠信的表率,要遵守契約精神。今天我們通過座談會和媒體報道,通過輿論監督,請當地政府做一個反思,做錯了就勇于認錯,勇于改正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企業和百姓的信任和尊重。如果企業、政府、百姓大家都講誠信,都尊重法律,依法辦事,許多問題和矛盾都可以在基層得到解決和化解。